10月22日,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、翻译学院经理胡安江教授应邀莅临学院,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“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”的学术讲座。讲座在逸夫人文楼A2014举行,3044am永利集团杨元刚教授主持。
胡安江教授以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的国家重大对外翻译实践行为为例,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”项目。胡教授指出,国家翻译实践行为体现出国家对于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,但当前我国在翻译能力与传播能力建设上,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,往往忽视受众思维;重话语构造、轻话语译介;重话语传播、轻话语接受,成为目前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常见现象。基于此,胡安江教授认为,我们要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,更要解决话语协调机制、效果反馈机制、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问题。
胡安江教授详细介绍了“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:理论探索与研究现状”。他指出,当前翻译实践报告、翻译实践重点与难点呈现出模版化、同质化现象,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翻译研究与观念史、思想史相结合,积极思考如何创新、如何与国际接轨等问题。胡教授认为,随着国家愈发重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,“话语体系”这一领域将会是未来学术研究的“增长点”,要对翻译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专家简介:胡安江,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翻译学院经理;重庆市“巴渝学者计划”特聘教授、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。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、重庆翻译学会秘书长。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史研究、中译外研究、翻译与文化研究、汉学家研究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、话语研究等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,出版学术专著4部,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。专著《寒山诗: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》入选2020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目录。
(审稿:刘建伟)